家乡的年

时间:2019-06-02 14:04:04 | 作者:李怡静

各地都有各自的过年风俗,家乡的风俗更是丰富多彩。

俗话说,过了腊八就是年,腊八以后,就真正充满了年味儿。给我印象最深的,是腊月二十三的小年。这天,人们是要祭灶的。人们会在灶王爷像前摆些贡品。最多的就是糖果了,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为人们说点好话,来保佑人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
紧接着就是二十四的扫房子。将房子上上下下,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。人们认为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扫尘有“除尘布新、辞旧迎新”的涵义,意味着要把一整年的霉运、晦气都扫出去,也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。扫过房子后,人们就开始专心准备吃食。零食和肉类当然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我们家乡独有的风俗就是蒸花馍,花馍也称“面花”。人们用各种手法,将花馍做出各种形状。还借用剪子等工具,将一绿色作文网wWw.0279.nEt只只活灵活现、惟妙惟肖的小动物从手中变出来。花馍,寓意着生活吉祥如意。

时间悄悄地在美食的香味中偷偷溜走。转眼就到了除夕夜。白天,人们把春联、门神贴好,晚上就欢聚一堂,吃年夜饭,看着春晚熬上一宿。到了大年初一,小孩子们就可欢了。因为可以穿新衣服,领压岁钱,还可以见到许久不见的亲戚朋友。大街上,小孩跑来跑去,嘴里发出“咯咯”的笑声,大人们三两聚在一起,谈笑风生,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。

时间踮着脚尖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离去。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,这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各村各镇的人穿上节日的服装舞狮舞龙,踩高跷,逛灯会,猜灯谜,吃元宵,热闹非凡。

运城的民俗凝结着家乡人浓郁的乡土感情,孕育着浪漫的艺术想象。我爱家乡,也爱家乡的民俗年。